COPYRIGHT©广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.hzeyun.com 粤ICP备1813696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01000
来源:慧正资讯 2025-08-15 10:29
8月14日,朗盛发布二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核心财务指标持续承压,同时宣布进一步缩减全球产能布局,以应对经济环境恶化与行业结构性挑战。这场始于2022年的战略转型,在多重危机叠加下正进入关键攻坚阶段。
业绩全线下滑 需求疲软成主因
报告期内,朗盛实现销售额14.66亿欧元,同比下降12.6%;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(EBITDA)1.5亿欧元,同比降幅达17.1%。所有业务部门销量均出现下滑,其中香料化学品和聚合物添加剂业务受冲击尤为显著。这一表现与欧洲化工行业整体困境形成共振——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欧元区化工产出同比下降4.3%,创近十年最大跌幅。
"近几个月来,经济环境再次显著恶化。"朗盛首席执行官常牧天(Matthias Zachert)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,全球工业活动疲软导致客户去库存周期延长,而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已连续三个季度下调盈利预期,目前预计2025财年EBITDA将降至5.2-5.8亿欧元,较年初预测缩水12%-20%。
产能优化组合拳:关停、剥离与效率提升
为应对危机,朗盛推出一揽子产能调整计划:
加速退出传统业务:将德国克雷费尔德-乌丁根工厂的己烷氧化装置关闭时间从2026年提前至2025年二季度末,该装置主要生产基础化学品环己酮,属于高耗能、低附加值业务。这与公司2023年剥离聚氨酯业务、2025年出售聚氨酯系统业务的战略一脉相承,标志着朗盛彻底退出聚合物领域。
精简香料化学品网络:计划于2026年关闭英国威德尼斯工厂,该基地主要生产日用香精原料。全球香料市场呈现"双速增长"特征,中国占据42%的合成香料产能,但高端市场仍由奇华顿、芬美意等巨头主导。威德尼斯工厂因能源成本高企(天然气价格较美国高3倍),已无法在中低端市场竞争。
聚焦高价值领域:投资升级美国埃尔多拉多工厂的溴 素生产工艺,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效率。溴系阻燃剂是朗盛核心优势产品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%,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火材料领域需求旺盛。
这些措施预计从2027年起每年节省5000万欧元成本,相当于当前EBITDA的8.6%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朗盛首次大规模收缩——2023年10月,公司已启动全球裁员870人计划,其中德国本土裁员460人,目标每年节省1.5亿欧元行政开支。
行业困局:欧洲化工的生死抉择
朗盛的困境折射出欧洲化工行业的系统性危机:
能源成本劣势: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全面实施后,欧洲炼厂碳成本激增。以英力士科隆乙烯工厂为例,年碳税支出近1亿欧元,叠加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,迫使企业关停或转移产能。相比之下,美国乙烷路线的乙烯生产成本仅为欧洲石脑油路线的50%。
产能结构性过剩:中国在丙烯腈、聚碳酸酯等基础化学品领域的产能已占全球近半数,价格优势导致国际巨头利润下滑。据买化塑研究院跟踪监测的数据显示,欧盟现有乙烯产能中,40%处于中高风险状态,面临被淘汰压力。
政策支持杯水车薪:尽管欧盟推出《关键化学品法案》,计划扩大国家援助推动工厂现代化,但分析认为"这就像在泰坦尼克号上重新排列甲板躺椅"。
战略转型:从拜耳分拆到特种化学品龙头
作为拜耳集团2004年分拆的独立实体,朗盛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综合化工企业到特种化学品专家的蜕变:
业务重构:通过收购帝斯曼工程材料业务(DEM)、剥离聚合物资产,形成阻燃添加剂、化妆品保护剂、食品保鲜剂三大核心业务,特种化学品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42%提升至2024年的78%。
财务优化:出售聚氨酯系统业务获得5亿欧元资金,用于偿还债务,净负债率从2023年的1.2倍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0.9倍。这为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进行技术并购预留了空间。
区域布局:在亚洲市场加速本土化,南通生产基地的溴系阻燃剂产能扩建项目将于2026年投产,目标覆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60%的需求。
未来挑战:在寒冬中寻找生机
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朗盛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:
需求复苏时点不明: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测2025年全球化工需求增速将放缓至1.8%,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。
地缘政治风险:美国对进口化学品加征10%关税的政策若落地,预计影响朗盛北美业务15%的营收。
技术替代压力:生物合成香料技术渗透率已达15%,凯赛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使香兰素生产成本下降60%,可能颠覆传统生产模式。
不过,公司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:与安宏资本合资的Envalior公司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市占率已达18%,计划2026年在东南亚新建复合材料工厂;农化业务通过并购西班牙Agrivert,获得了抗病虫害生物制剂的独家技术。
"化工行业正经历范式转变,我们必须在收缩与扩张之间找到平衡点。"常牧天在财报中表示,公司将继续聚焦高附加值领域,通过技术创新和区域布局优化应对挑战。这场始于欧洲化工寒冬的战略转型,或将重新定义朗盛在全球化工产业链中的角色。